空调系统水质对机组制冷效率的影响
2023-10-05 08:38:26
空调主机有很多种类:离心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等。由于现在的大型中央空调系统多数使用离心式冷水机组,本文以离心式冷水机组为例进行探讨和分析。
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制冷原理如下:压缩机连续地由蒸发器按照进气导叶开度设定的流率抽取制冷剂蒸汽,维持蒸发器内的压力于预定的蒸发压力,使液态制冷剂在相应低的蒸发温度下沸腾(一般38℉到42℉[3℃到6℃])。沸腾所需要的热量是从流经蒸发器的冷冻水获得。随着热能被除去,冷冻水温降到所需温度用于空调回路或工艺液体的冷却降温。
液态制冷剂从水中取得热能后变成制冷剂蒸汽被吸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压缩过程制冷剂蒸汽被增加更多的热能,并且由压缩机排入冷凝器时,此时的气态制冷剂是比较温热的(一般98℉到102℉[37℃到40℃])。这时再由相对凉的水(一般65℉到90℉[18℃到32℃])流入冷凝器热交换铜管,从制冷剂中除去热能并将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
液态制冷剂通过孔口进入FLASC (闪发过冷室) 腔。由于FLASC腔内处于较低压力,部分液态制冷剂闪发成汽进一步冷却了腔内余下的液态制冷剂,FLASC腔内的制冷剂蒸汽重新聚集在腔内上部,冷却水流经FLASC腔上部的热交换器铜管时将腔内的制冷剂蒸汽进行重新冷凝成液态制冷剂。经过进一步冷却的液体制冷剂被排入FLASC 腔和冷凝器之间的浮子小室,在小室内一个浮子阀形成液封,以使FLASC 腔内的制冷剂蒸汽不至于进入蒸发器,当液态制冷剂通过浮子阀后,部分会在蒸发器侧的低压力下闪发成制冷剂蒸汽。在闪发的情况下,则由余下的液态制冷剂吸收流经蒸发器热交换通管内水的热能。此时的制冷剂处于循环开始时的温度和压力,准备进行下一个制冷循环。
电机和润滑油是由取自冷凝器底部的液态制冷剂来冷却的,制冷剂的流量是由压缩机运转时存在的压差维持。在制冷剂流经一个隔离阀,一个串联的过滤器和一个冷媒视镜后,然后在电机冷却和油冷却系统之间分成两路:一路到电机冷却系统的制冷剂流通一个孔口进入电机内,制冷剂一旦通过孔口后,有一个喷嘴喷洒向电机并对机电部分进行冷却降温,完成冷却后的制冷剂通过安装在电机底部的制冷剂排放管回到蒸发器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另一路到油冷却系统的制冷剂是通过热力膨胀阀调节流入油/制冷剂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来对油进行冷却,膨胀阀的感温包控制供给轴承润滑油温,从油/制冷剂板式换热器出来的制冷剂然后再回到蒸发器进行下一个制冷循环。
由机组的制冷循环原理可以看出,机组的吸收热能是由蒸发器执行的,释放热能是由冷凝器进行的。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厂家往往采用高效内外螺纹铜管。
离心机组常采用满液式热交换器——即热交换铜管内走水,铜管外走制冷剂。在日常的运行中,冷却水系统为开放式,运行时不断循环使用,由于水的温度升高,水在散热过程的蒸发,将会造成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的浓缩;冷却塔和冷却水池在室外受到阳光照射、风吹雨淋、灰尘杂物的进入,在冷却水系统中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沉积物和滋生的大量微生物,由此形成的粘泥污垢将会沉积吸附在机组冷凝器热交换铜管水侧表面,导致机组运行中冷凝效果不好,冷凝压力比设计工况偏高,引起机组制冷效率下降,严重时甚至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机组运行时冷凝效果差导致制冷系统率降低也可以在理论循环压焓图加以分析说明(见图1):当蒸发温度t0不变,冷凝温度由tk升高到tk’时,制冷循环由1--2--3--4--1 改变为1--2’--3’--4’--1,引起的变化是:
(1)冷凝压力由Pk 升高到Pk’。
(2)单位质量制冷量由原来q0 减少到q0’,单位理论功耗由w0增大到w0’,因此循环的制冷系数必然会降低;同时,因q0减少,而吸收气体质量体积未变,故单位容积制冷量也将减小。
(3)对于制冷系统来讲,在压缩机输气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吸收气体制冷体积未变,制冷剂的循环量也不会变,所以制冷剂的制冷量将减少,压缩机的理论耗功率也将会增大。
例如:某工厂使用的开利19DK53255CE 冷水机组,其设计标准参数如下:
冷冻水进12℃,出7℃,吸气温度6.1℃ ,水流量:84L/s。
冷却水进32℃,出37℃,冷凝器饱和温度38.4℃,水流量:100L/s。
运行负载:100%,输入功率:340kW,额定电流:589A,电压:380V50Hz。
机组已经运行约18 年:最近一次保养检修中发现机组的运行参数如表1。
从表1 中机组运行参数可看出:该台机组在保养前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为4.1℃,冷凝器制冷剂温度与冷却水出水温差(也叫冷凝器换热温差)高达4.2℃,很明显机组冷凝器热交换铜管脏,引起冷凝器散热不良;冷冻水进出水温差为3.9℃。
经过清洗冷凝器热交换铜管保养服务后机组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为4.7℃,冷凝器换热温差降为1.6℃;冷冻水进出温差达到4.8℃,从数据上来看,机组运行时制冷效果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对机组在保养前后的制冷量如下估算比较:
设机组在保养前的制冷量:Q 前= V 冻×C水×TΔ1 = V冻×C 水×3.9
Q前表示机组保养前的制冷量;V 冻表示冷冻水流量;
C水表示水的比热;TΔ1 表示保养前冷冻水进出水温差;
设机组在保养后的制冷量:Q 后=V 冻×C 水×TΔ2=V 冻×C×4.8
Q 后表示机组保养后的制冷量;
TΔ2 表示保养后冷冻水进出水温差;
在保养前后流经主机的冷冻冷却水流量不发生变化,因此很明显Q前小于Q 后。如用η 表示保养前后的效率,则有:
η=Q 前/Q后×100%=V 冻×C 水×TΔ1/V 冻×C 水×TΔ2×100% =V 冻×C 水×3.9/ V冻×C 水×4.8×100% = 81.25%
上述数据表明该机组在保养前因为冷凝器换热铜管脏已经导致机组制冷效率下降,经过清洗等保养冷凝器后的机组制冷效率提高约20%。
事实上机组在实际运行中,如果因冷却水质问题导致冷凝器换热效果差若得不到及时改善,换热温差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可能会引起机组运行中出现喘振。
喘振将会给压缩机造成以下严重损坏:
(1)缩机的性能显著恶化,气体参数(压力、排气量)产生大幅度脉动。
(2)噪声加大,电流发生脉动。
(3)大大加剧整个压缩机的振动。喘振使压缩机转子和定子的元件经受交变的动应力;压力失调引起强烈的振动,导致密封和轴承损坏,甚至发生转子和定子元件相碰等,叶轮动应力加大。
由于空调冷冻水系统一般为全封闭系统,通常状况下没有冷却水系统那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水质,因此蒸发器热交换铜管基本上也不会像冷凝器热交换铜管那样容易受到水质影响而造成的换热效率下降,但在日常的维护保养中也需要经常对冷冻水质进行检测,预防系统受到腐蚀。
结语:空调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包含水、电、风以及制冷等系统相关设备。这就对从事空调行业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对机械、电器、物理、化学等学科具备基础知识,而且对水系统以及水质处理同样需要一些了解。
在日常运行维护时,不但需要对空调设备进行专业维护,对空调水系统以及水质同样需要作认真维护和处理,这样既可以保持空调系统设备运行中节能,又可以保证空调系统设备避免因水系统水质原因导致设备损坏。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阀的使用寿命、稳定性、正常调节等工作性,调节阀应避免在小开度工作,通常应大于10%~15%。但对高压阀、双座阀、蝶阀、处于流闭状态的调节阀来说,应大于20%(线性阀)~30%(对数阀)。
2、当阀选大了或工艺条件变化时,调节阀经常在小开度下工作,此时如何加以解决?
①降低阀上压差ΔP。由方程式Q=C√ΔP/P可知,当ΔP减小时,Q也减小,为了保持通过调节阀的流量不变,就要增大阀的开度,这样可避免阀在小开度下工作。具体方法如下:
a、在阀后加限流孔板消耗一部分压降;
b、关闭管路上串联的手动阀,至调节阀获得较大理想的工作开度为止。
这两种办法都是增大管路上的压降,以减小阀上压降,因为系统总压降ΔP系统=阀上压降ΔP阀+管路压降ΔP管路。由于ΔP系统不变,当ΔP管路增大时,ΔP阀必然减小。
②缩小口径由Q=C√ΔP/P可知,C值减小,Q也减小,为保持通过阀的流量不变,就必然要加大开度,这样也可避免阀在小开度工作。C值与阀的口径DN、阀座直径dN有关。减小C值的办法是:
a、换一台小档口径的阀,如将DN32换成DN25;
b、阀体不变,换小档DN的阀芯阀座,如将DN10换成DN8。
当调节阀处于小开度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 易受堵塞: 在小开度下,流体流速较慢,容易使流体中的颗粒沉积在调节阀的流道中,导致阀门堵塞或卡死。
2. 流量控制不稳定: 在小开度情况下,调节阀的流量控制可能变得不够稳定,容易受到外部干扰或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流量波动或不准确。
3. 闪蒸和振荡: 当流体在小开度情况下通过调节阀时,可能会出现闪蒸现象,从而导致流体压力和温度剧烈变化,还可能引起阀门振荡。
对策包括:
1. 选择合适的阀门类型: 对于需要在小开度下工作的情况,可以选择一些专门设计用于小流量的调节阀,如微调节阀,以减少堵塞的可能性。
2. 增加过滤器和网孔: 可以安装过滤器或者网孔,来防止颗粒物进入调节阀的流道,减少堵塞的风险。
3. 优化阀门的设计和材料: 设计合理、材料耐腐蚀的阀门结构,可以降低对于颗粒物堵塞的敏感度。
4. 增加阀门的承受范围: 结合调节阀和控制系统,可以增加阀门的承受范围,从而提高在小开度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5. 增强检修和维护: 定期检查并维护调节阀,及时清理管道和过滤器,可以减少堵塞的风险。
通过合理选择阀门类型,采取有效的防堵措施以及加强对调节阀的维护和保养,可以有效地解决调节阀在小开度工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
2024 07-16
为什么调节阀不能在小开度下工作?
[list:subtitle]
1、为什么调节阀不能在小开度下工作?调节阀在小开度工作时存在着急剧的流阻、流速、压力等变化,会带来如下问题:①节流间隙最小,流速最大,冲刷最厉害,严重影响阀的使用寿命;②急剧的流速、压力变化,超过阀的刚度时,阀稳定性,甚至产生严重振荡;③对于流闭状态下工作的阀,会产生跳跃关闭或跳跃启动现象,调节型阀在
2024 07-08
PCW-工艺冷却水系统
[list:subtitle]
PCW(Process Cooling Water),工艺冷却水系统或制程冷却水系统。工作原理及用途(1)用途:用于冷却工艺设备,带走其产生的热量。(2)系统中冷冻水和冷却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冷冻水由冷冻机提供,冷却水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冷却水温度。工艺冷却水系统模式的选择工艺冷却水系统的
2024 07-01
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过冷度与过热度,这次懂了吗?
[list:subtitle]
1、概念:蒸发温度就是制冷剂从液体变为气体的临界温度,在制冷系统中,指的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从液体变为气体的饱和温度,一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温度是测不出来的,只能用对应的蒸发压力来推导。2、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关系:蒸发压力(低压)越低,蒸发温度也就越低;蒸发压力(低压)越高,蒸发温度也就越高。可
2024 06-24
带你了解吸附式干燥机
[list:subtitle]
一、定义:吸附式干燥机是一种常用于去除空气中湿气的设备,吸附式干燥机是利用吸附剂(活性氧化铝、硅胶、分子筛)吸附水分的特性来降低压缩空气中水分的含量,吸附式干燥机用于压力露点要求在零度(0℃)以下的场合。它能达到冷冻式干燥机远远不能达到的干燥效果。二、工作原理:其工作原理基于吸附剂的吸湿和再生过程。下面
2024 06-05
锂离子电池制片过程掉粉的分析与讨论
[list:subtitle]
极片掉粉目前钴酸锂的生产工艺,基本上不会掉粉,掉粉的可能性在生产过程中影响的因素有:1、配方比例不当,如粘接剂太少,容剂少致使搅拌不均匀。2、粘接剂烘烤温度过高,使粘接剂结构受到破坏,。3、浆料搅拌时间不够,没有完全搅拌开,4、涂布时温度太低,极片未烘干。5、涂布量不均匀,厚度差异太大。6、极片在辊
2024 05-27
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与吸气过热度:影响制冷效果的重要因素
[list:subtitle]
1、过热度过热度定义为低压侧制冷剂蒸汽与感温包内蒸汽间的温差。测量方法包括在尽量接近感温包位置测量蒸发压力并转换为温度值,然后用感温包实际检测到的温度减去该转换温度,理想的过热度一般维持在5至8摄氏度。2、过冷度过冷度则是冷凝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的是冷凝器中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液体温度与冷凝器出口
2024 05-20
什么是冷却塔免费供冷?空调免费冷系统如何设计选择?一次讲清楚
[list:subtitle]
什么是冷却塔免费冷系统冷却塔免费供冷就是在常规水冷空调系统中通过增加旁通管路、板式换热器等设备,在室外湿球温度低于某个值以下时,关闭制冷主机,利用流经冷却塔的冷却水直接或通过板式换热器间接向空调末端供冷,承担建筑所需的冷负荷。 冷却塔免费供冷能够利用自然冷源,满
2024 05-13
转轮热回收和除湿应用
[list:subtitle]
2024 05-04
工艺冷却水系统(PCW)介绍
[list:subtitle]
1序言冷却水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各类工业生产活动,包括半导体、微电子、火电厂中汽轮机排气冷凝、大型中央空调、煤化工、石化厂、天然气管道降温等。工艺冷却水系统主要用于泛半导体、微电子等行业中关键制程设备的间接冷却。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本篇就工艺冷却水系统构成及部件作用、工作原理及用途、系统控制及
2023 03-27
空调箱,你了解吗?
[list:subtitle]
空调箱也称组合式空调机组,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空气的设备,有对空气的降温冷却、去湿干燥、加热加湿、过滤净化、送风回风及引入新风等功能。主要用于工业、医药卫生、大、中型建筑物,如宾馆饭店、豪华商业设施、体育娱乐中心等场所。 空调箱分类:按结构形式分类:a)卧式;b
2023 03-07
你了解冷却塔吗?
[list:subtitle]
冷却塔是利用空气同水的接触(直接或间接)来冷却水的设备。
2023 03-07
这,就是离心式压缩机!
[list:subtitle]
作为制冷人,对于离心式压缩机我们并不陌生。但关于离心式压缩机的全方位知识,我们真的都了解吗?不一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重新认识一下离心式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