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4-08-05 16:00:57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 海 市 商 务 委 员 会
上 海 市 财 政 局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
2024年7月25日
关于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
工业服务业是面向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三次、四次全会部署,更好发挥工业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现提出如下措施:
1.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聚焦集成电路、汽车、航空航天、时尚消费等领域,支持制造企业围绕强链补链、生态建设、定制化服务等,形成制造服务一体化新模式,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入的2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1000万元。对获得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相关称号的,给予50万元奖励。
2.支持产业互联网平台跨越式发展。遴选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支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生物制造等重点产业垂直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系统和创新模式;支持工业品数字服务平台、工业原料数字服务平台等打造集成物料管理、运行维护、供应链等功能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支持产业互联网平台运用大模型、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等新技术开展创新场景建设。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入的2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1000万元。
3.培育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积极培育工业软件、系统集成、工业数据等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对列入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推荐目录的单位,经评估按等次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推动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加强应用,对规上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诊断,每服务1家支持金额2.5万元。对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数据等的新技术和产品研发,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2000万元。
4.提升工业企业数据互通效能。支持承担软件关键领域、元宇宙和通信产业的研发设计、测试评测、适配验证、开源服务、共性技术攻关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2000万元。支持三维图形图像引擎、数字建模、数字设计、数字人生成、空间计算等“元宇宙”工具创新成果产业化,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2000万元。
5.提升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技术在产业领域落地应用,加强行业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鼓励工业服务业企业参与建设高质量语料库。对租用纳入本市统筹调度的算力进行大模型研发的本市主体,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支持。
6.加快供应链管理服务创新发展。支持在集成电路、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打造数字供应链,对实现全链条改造的数字供应链项目,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2000万元。支持企业面向制造业建设集成产品数据、供应商、仓储物流等关键要素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500万元。支持企业在电站设备、汽车、化工试剂、药品、乳制品等领域打造可信供应链平台,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500万元。
7.做强碳管理服务机构优势。支持工业企业和园区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对取得节能降碳效果的,按照项目投资额的20%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000万元。培育一批符合国际规则的碳核算、碳认证等绿色低碳专业服务机构,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工业企业提供清洁生产审核服务,实现至少25当量吨综合效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支持节能服务机构采用互联网、云计算、AI智能控制等技术对工业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按照1500元/吨标煤的标准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000万元。
8.推动工业物流转型降本提效。推动工业物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部署无人车、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物流设备,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入的1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1000万元;按照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息的50%给予贴息,最高可达2000万元;按照不超过融资租赁合同设备投资的5%给予融资租赁费用补助,最高可达2000万元。支持工业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或数字化转型,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500万元。加快发展低空物流,支持新开设工业物流航线,每条航线完成10000架次飞行,给予一次性最高50万元的支持。
9.推进工业设计服务赋能制造业。鼓励企业提升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时尚消费品等领域设计服务能力,推动数字新技术、新工具在设计领域发展应用,按照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资的5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可达300万元;按照不超过项目信贷利息总额的50%给予贷款贴息。
10.增强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支持检验检测机构获得国外认可机构认可资质,经认定后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获得国际权威技术组织认可资质的,经认定后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检验检测企业予以支持。对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重点出口产品领域成功实施一次检测、多国认可“一测多证”试点工作的,给予不超过合同金额30%的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主导制修订检验检测国际标准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实质性参与检验检测国际标准制修订的,给予最高20万元支持。
11.提升工业专业服务能级。对主导制修订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重点未来产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给予最高30万元支持。鼓励专业服务机构服务工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对符合条件的专业服务机构赴境外设点、境外参展,以及举办推动企业“走出去”相关活动予以支持。
12.优化国内外一体化发展环境。允许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本集团国内销售的自产产品保税维修业务,维修后返回国内,不受维修产品目录限制。
本文件公布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施行。具体政策措施国家和本市有专门规定以及有明确施行期限的,从其规定。
2025 09-19
江西:发展壮大合同能源管理绿色服务机构,发展改造、托管等综合服务模式
[list:subtitle]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江西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025年9月4日(此件主动公开)江西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
2025 09-08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list:subtitle]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有关中央企业,有关行业协会: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号)有关工作要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
2025 08-2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list:subtitle]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为推动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
2025 08-19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的通知
[list:subtitle]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的通知沪府办发〔2025〕1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7月16日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
2025 07-24
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与节能环保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list:subtitle]
区各有关单位:《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与节能环保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业经广州开发区管委会、黄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实施。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径向区发展改革局反映。特此通知。广州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 广州市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2025年7月21日广州开发区
2025 06-12
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做好2026年省级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储备项目征集工作 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通知
[list:subtitle]
省有关单位,各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局(委),惠州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根据《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粤府〔2023〕34号)、《省能源局经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粤财工〔2024〕10号)等有关规定,为做好2026年省级节能降耗专项资金项目入库储备工作,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现就项目征集
2025 06-06
广东省能源局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工作安排的通知
[list:subtitle]
省直各单位,各地级以上市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省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决策部署要求,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集约
2025 05-09
《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
[list:subtitle]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
2025 03-12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list:subtitle]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反映。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5年3月9日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
2025 01-06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list:subtitle]
穗工信规字〔2024〕4号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现将《广州市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12月27日广州市绿色工厂梯
2024 12-13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科技创新促进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list:subtitle]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科技创新促进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办函〔2024〕31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我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经省人民
2025 08-04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list:subtitle]
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本市“模塑申城”工程,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加快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经市领导同意,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相关委办、区政府制定了《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市经济